新闻中心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校要闻> 正文

材料学院在EES发表合作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1-01-19 浏览量:

近日,江南手机网页版登录入口、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美国特拉华大学和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在新型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1月14日,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能源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0.289)。

传统的燃料电池研究涉及氢燃料电池,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绿色、廉价的氨为燃料,设计研究了直接氨燃料电池。作为一种以氮为基础的液体燃料,氨的储存、运输和分配比氢便宜,并且可避免其它液体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可供用于小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然而,这项研究的挑战在于,氨比氢更难氧化和氨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不起作用,这使得氨燃料电池比氢燃料电池产生更少的功率。

传统的阳极催化剂通常为碳载铂纳米粒子,但它难以满足氨氧化(AOR)需转移十二个电子的缓慢动力学过程,研究人员通过铂基合金结构以及载体的优化制备获得了氧化物和碳复合载体负载的铂铱锌三元合金纳米粒子新型催化剂,合金中铱的引入有利于降低催化剂的AOR起始电位,锌的引入可抑制催化剂表面对氢的吸附而利于氨的吸附,合金纳米粒子和氧化物间的界面是AOR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通过对催化剂的优化以及使用高效的阴离子交换膜,研究人员实现了新型直接氨燃料电池功率密度的大幅提升,其最大功率密度为每平方厘米314毫瓦,这弥补了与氢相比的大部分性能差距。

我校材料学院杨娟团队和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武刚团队、特拉华大学严玉山团队、佛吉尼亚理工大学辛洪良团队合作完成了该项工作。论文第一作者为材料学院青年教师李毅,杨娟、武刚、辛洪良和严玉山为共同通讯作者。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的资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9/D0EE03351K